1. 业界动态
  2.   /  详情
柏亮:RWA商业模式的三个层面 中国数据资产管理50+论坛
发布日期:2025/01/24
阅读量:539
来源:上海数据交易所

2025年1月9日,中国数据资产管理50+论坛在北京举办闭门研讨会,来自高校、学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咨询机构、交易所等领域专家围绕“RWA商业模式构建”的主题展开交流讨论,促进多方协同加快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会上,零壹智库创始人柏亮围绕“RWA商业模式的三个层面”发表观点。

*以下为演讲内容全文。

一、RWA商业模式兴起背景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使传统资产管理和交易模式面临挑战,RWA应运而生。RWA通过将现实世界资产权益份额化、通证化,使其能在区块链上全球交易管理,拓展了区块链技术应用边界,助力传统资产数字化转型。2024年RWA市场迎来转折点,规模和影响力迅速扩大,众多机构预测到2030年其市场规模将超5万至30万亿美元,投资公司彼特曼斯预计2025年市场价值将超500亿美元。莱贝莱德CEO拉里·芬克更指出,下一代市场将是RWA的市场。

二、第一层面——传统资产价值实现模式和深度的改变

RWA深刻改变传统真实世界资产的货币化模式和深度,具体表现如下:

提高资本效率:使传统主流资产如国债等实现7×24小时×365天无休止交易,提高资本流动性和使用效率;也让非主流资产如艺术品、房地产等通过通证化在虚拟货币市场实现类似交易,提升资本效率。

生产要素的货币化:为数据要素货币化提供新途径,提升数据商业价值,为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降低准入门槛:让原本高门槛资产如私募基金等通过分割成数万份降低参与门槛,吸引更多投资者,甚至一些资产完全取消门槛。

增加用户群体:将传统资产引入年轻一代和赛博朋克文化群体,扩大受众范围,如特朗普支持RWA部分原因就是其庞大用户群体,开立波浪用户数超10亿为RWA市场发展提供动力。

节省运营成本:虽初期运营成本高,但智能合约可降低多方交易流程操作成本,减少人为干预和操作风险,提高交易效率,区块链技术处理速度提升也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透明度:尤其对房产、艺术品等非标准化大宗交易商品,RWA通过证券化提供透明度,保障交易公平性。

三、第二层面——RWA的再金融化

RWA再金融化是其发展重要趋势之一,具体表现及影响如下:

超越传统证券化:RWA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7×24小时×365天无休止交易,更接近货币属性,涵盖房产、艺术品等非标准化资产,通过通证化实现全球交易管理。

与主流网络的融合:RWA与以太坊、DeFi等主流区块链网络深度融合,这些网络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确保资产信息真实性和安全性,增强市场信任度,如USDT发行背后主要资产是美元现金等价物,其中80%以上是美国国债。

稳定币的多元化抵押:RWA再金融化体现在与稳定币结合,如USDO抵押资产包括多种RWA,这种多元化抵押提高发币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投资者可存入资产获稳定币再投资其他资产实现杠杆化。

地产通证的创新应用:RWA再金融化在地产领域应用突出,如MakerDAO与房地产投资者贷款服务提供商合作,通过地产通证作为抵押物生成稳定币,提高地产资产流动性,为投资者提供新融资渠道,其Endgame计划明确提出将RWA纳入质押框架,构建储备资产组合,推动RWA再金融化进程。

去中心化借贷市场的兴起:RWA再金融化推动去中心化借贷市场发展,如MakerDAO与Centrifuge合作,通过地产通证作为抵押物生成DAI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这种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四、第三层面——RWA对现实资产商业模式的重塑

RWA兴起深刻重塑着现实资产商业模式,本文从蚂蚁集团“两桥一链”案例出发,探讨其具体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虚拟资产世界的成功与现实世界的挑战:RWA在虚拟资产世界取得显著成功,但直接应用于现实世界面临技术和监管挑战,如蚂蚁集团在金融科技领域虽成功,但在RWA应用中更多扮演资金中介角色。

资产链的标准化与市场拓展:蚂蚁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布局体现对RWA应用长远规划,希望建立资产链体系,通过标准化流程吸引资产持有者,形成资产链后现实世界企业将适应标准获融资和收益,蚂蚁集团通过RWA交易帮助新能源企业融资并形成更多收益来源,实现资产增值和市场拓展。

国外市场的自由与创新:国外市场RWA应用更自由创新,许多与虚拟资产相关企业采用去中心化组织形态创业,类似早期淘宝线上创业模式,这些企业利用资金端和金融端优越性推动实体资产商业模式变革,促使更多实体资产改变形态和技术结构适应未来资本市场。

五、三类RWA的初步观察

本文将探讨RWA实践中至少三种不同类型RWA应用,它们在基础设施、资产与资金处理方式及市场运作模式上均有显著差异:

境外供应链上的原生类公链RWA:主要在境外供应链发行运作,如朗星集团和协鑫项目,特点是资产和资金处理全在区块链上完成,涉及跨境资金流动,通常由直接供应商发起发布,目前处于私募阶段未进二级市场。

Ensemble类型联盟链+公链RWA:以香港经管局主导的RWA项目为例,如沙盒内2350项目,基础设施和运作模式与境外项目不同,资产资金处理在香港法律监管框架内完成,资金来源以私募为主,优势是利用香港金融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确保合规安全,还能通过跨境桥梁连接境内外区块链网络,实现资产跨境发行交易,解决境内资产到境外发行问题。

联盟链+联盟链RWA实验项目:这类项目在国内探索中意义重大,通常在特定行业领域试点,如农业、房地产等,通过通证化实现资产数字化和市场化交易。这类RWA共同特点是法律监管框架内进行确保合规,但目前同样尚处于私募阶段,且暂时衍生空间较小。未来,与传统金融结合,推动其再金融化是一个可能的方向。

六、有待探索的RWA的市场运作模式

跨境资金流动与合规性:RWA跨境交易涉及复杂法律监管问题,如朗新集团和协鑫项目跨境资金流动通过一系列法律协议和合规方式实现,这些协议确保境内外法律兼容性,使境内资产顺利境外发行,但这种模式也面临较高沟通成本和制度成本,蚂蚁集团资金出入管理方式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表明跨境RWA项目实际操作中需克服诸多技术和制度障碍。

国内市场的延伸与创新:国内市场RWA应用虽受法律监管限制,但仍存创新机会,如将RWA与传统金融市场结合形成新证券化产品,可进一步放大金融杠杆,提高市场效率,以银行证券等领域为例,RWA可作为新证券化底层资产进入传统金融市场,提高资产流动性和市场效率,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和收益空间。目前这些应用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潜在市场影响力和创新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