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7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
重要提要
国资央企必须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开创企业改革发展新局积聚新动能新优势:
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加快实现从要素大量投入的“汗水型增长”向科技创新驱动的“智慧型增长”转变
要着力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创新-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
要持续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超越内卷竞争维护产业价值,突出互利共赢涵养产业生态,推动产业体系不断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跃迁
要以高效能改革推动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着力提升资源配置、管理运营、激励约束、监督服务等方面效能,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
扎实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要注重经营效益,追求突出主业竞争力引领力的收入、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利润,追求真正能够形成资本积累的效益
注重增长潜力,做到长短期目标有效衔接、表内外资产同步积累、软硬性实力协同共进
注重发展价值,在履行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上有机统一,在维护市场秩序、提升行业价值上示范引领,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上主动作为
要注重提升“五个价值”,重点做好“稳、优、保、促”,抓好稳健经营,锚定“一利五率”目标,坚决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
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质量和回报水平
保障国家安全,切实发挥战略支撑托底作用
促进协同发展,强化重要产品稳产保供,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积极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助力做强国内大循环
· 7月16日至17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总结上半年工作,明确下半年重点任务。
· 行至年中,中央企业上半年运行态势如何?怎样打赢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战”?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释放了新的信息。
·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勇担职责使命,在供给提档、转化提速、产业提质、改革提效上下更大功夫,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有效应变局稳大局开新局,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 会上通报了2024年度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结果、董事会评价结果,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部署启动中央企业“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01
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
增加值5.2万亿元
· 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获悉:上半年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利润总额1.4万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万亿元,在稳经济中勇挑大梁。
· “现阶段,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正处在船到中流、不进则退的关键期。”张玉卓在研讨班上表示。
·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上半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4139.8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2.2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得益于此,上半年,中央企业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1.6万元/人,同比增长2.3%。
· 社会贡献更加突出。上半年,中央企业发售电量、原油产量、航空运输周转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均稳步提升。在256个定点帮扶县投入和引进无偿资金25.8亿元,购买帮销脱贫地区农产品45.8亿元。
· 产业转型加速推进。依托央企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中央企业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115家启航企业加快打造创新型企业,未来产业438项技术攻关取得积极进展。
· 改革行动走深走实。截至一季度末,各中央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80%。截至目前,中央企业的企业管理层级全部控制在4级以内,法人层级和户数压减工作加力提效。
· 张玉卓表示,展望下半年,国资央企既要正视困难压力,也要保持战略定力,聚焦抓好稳健经营、优化投资结构、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协同发展等四方面工作发力,以央企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持续向好。
· 复杂环境中,下半年央企怎么干?国务院国资委在此次研讨班上圈定了一系列重点举措——
· 要密切关注宏观形势、行业趋势、市场态势、价格走势,对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时预警、提前应对,对新消费新需求有效捕捉、快速供给;深挖潜力,通过实施集中采购、精益管理等硬举措,推进全流程费用压减;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加快推进老旧装置和高耗能机电设备更新改造……
· “要坚决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国务院国资委强调,中央企业要锚定全年“一利五率”发展目标不放松,着力提升经营效益、巩固向好势头。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院长舒安杰表示,稳中求进、稳中有进,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下半年,企业要抓好稳健经营,在提升经营效益、全力降本增效、加强风险防范方面一体发力。
02
国资央企必须加快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 今年上半年,国资央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关键产业爬坡过坎、升级发展。
· 如何推动相关工作“再上层楼”?“必须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加快实现从要素大量投入的'汗水型增长'向科技创新驱动的'智慧型增长'转变。”张玉卓说。
· 他表示,中央企业要主动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的新趋势,学习借鉴民营企业“敏捷创新”的经验做法,加快打造创新型组织,构建更加符合科技工作规律的科研管理机制。
· 在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钱兴坤看来,中央企业以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能力为核心,优化科研组织、深化产学研融合、突破关键技术,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活水”。
·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中央企业已牵头建设23个创新联合体。“要加快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进一步完善要素共投、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连接机制,推动产学研大协作、大联合、大攻关。”张玉卓说。
· 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真正创造价值。国务院国资委提出,未来要加大央企中试验证平台对外开放力度,在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布局建设一批新平台,催动“从1到100”的关键一跃;同时,实施好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建立采购“三首”(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绿色通道,加速破解“从100到N”的问题。
· “要着力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创新-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张玉卓表示。
03
高质量完成深化提升行动
·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据了解,各中央企业、各地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平均完成率已超过80%。
· 张玉卓表示,下一步中央企业要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照方案台账,结合企业实际,查找短板弱项。“既抓进度、更重质量,既抓总体、也重视个体,确保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交出一份经得起检验的答卷。”他说。
· 战略性重组整合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 此次研讨班的信息显示,下半年,国务院国资委将继续推动新组建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数联物流信息有限公司,深化油轮运营、动力电池等领域整合;推动央企进一步健全并购管理决策机制,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
· 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国有企业只有加快提升效率、激发活力,才能有效应对新挑战。国务院国资委部署了一系列重点改革举措,提升激励约束效能。
· 就提升监督服务效能,张玉卓表示,未来改革重点是统筹好“放得活”和“管得住”,既要聚焦企业的共性痛点,持续优化新领域新赛道政策供给,又要坚持管好资金流向、管好关键环节、管住风险底线,积极构建智能化穿透式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