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数字文化产业联盟应邀参加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并于9月22日在甘肃敦煌召开了2025年度工作会议。本次联盟会议以“数字赋能文化,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十省文化数字化加速转型和数字文化领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加强合作共识,完善协同机制
会议由2025年度轮值理事长单位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组织,安徽、成都、黑龙江、广东、湖北、湖南、江苏、山东、西安共十省市文化产权交易所参加。
会上,十省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审议通过了《数字文化产业联盟文化数据要素登记交易与应用机制》和《数字文化产业联盟公约》,为文化数字业务标准规范统一、文化数据要素跨省流通应用、文化企业数字发展以及文化产业数字创新提供制度支撑、机制支撑和场景支撑。
会上发布了联盟成员单位的文化企业数据资源入表、红星智媒平台、沉浸式数字展览、数字VR项目、产权交易+AI智能体以及文化艺术品鉴定评估等一系列数字成果,并对2024年度“城市符号IP”活动的优秀获奖IP进行了集中展示,同步启动了2025年度“城市符号IP”活动。
数字赋能文化,创新引领发展
会上,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作了年度总结发言,成员单位结合各省情况对现阶段数字文化创新业务开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安徽省文交所介绍了其以人工智能领域生成作品的版权批量登记和确权维权为创新突破,以及数据要素在融资授信方面的应用案例;成都文交所围绕“打破数据壁垒、促进经验互鉴、推动技术融合应用”主题,介绍了红星智媒平台、全时高能数智引擎、AI估值大模型等一系列数字成果;黑龙江北方文交所围绕国家文化大数据战略,依托本省产业资源优势,开发建设创意设计交易平台,并提出后续希望加强跨省合作,引入成熟平台项目,各省同频且差异发展;湖北华中文交所围绕“要素交易”定位,介绍了文化要素交易、文化金融服务与数字文化创新三方面的业务开展情况,并提出十省要依托联盟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互通机制,实现信息畅通,提高撮合效率;联合利国文交所围绕“创新与风控”主题,介绍了其依托产权交易业务基础开展的文化金融创新服务,并表示数字化是文化产权交易机构的未来,希望依托湖南丰富的文物资源与成员单位合作开展数据治理、撮合交易和数字展览等方面的业务合作;江苏省文交所从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定位出发,从传统业务和探索业务两个维度对近年的业务情况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对于文化产权交易机构,文化数字化是必然,投融资撮合是根本,希望后续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消费为核心,与各成员单位开展合作;广东南方文交所从“持续创新和风险防控”两个维度,对数字版权登记、集中版权保护计划等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文化产业数字化要遵循有利属地产业、价值公允公正、有利于参与机构三个原则;山东文交所结合省内数字业务开展情况和发展方向,对其文化数据交易行业平台建设、国家文化专网互联互通以及文交艺选平台和版权登记相关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并表示作为齐鲁文化发源地,希望与成员单位从文化交融与数字转化应用方面开展交流合作;西安文交中心分享了近年来以产品导向落地的数字案例,重点介绍了与西安智恒睿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西文小迈”,希望以“产权交易+AI模型”为切入点,实现多智能体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作为秘书长单位,西安文交中心提出要继续发挥联盟专委会职能,夯实公信力、影响力、创新力,以机制创新、产品落地和业务协同为联盟下一步的重点工作;甘肃省文交中心作为本年度理事长单位提出,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既面临着诸多个性化的机会,也面临着很多共性的挑战,数字文化产业联盟作为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发展协作共同体,下一步要从内部数据要素互用、聚焦重点打造区域标杆项目、优化生态促进规范发展和扩大开发提升联盟示范效应四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筑牢业务基础。
数字文化产业联盟作为十省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发起设立的行业自律组织,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文件精神,倡导以合规、科学、健康的方式引导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通过信息共享、技术互通、统一标准、规范引导,推动数字文化创新,为各省数字文化项目提供展示推荐、交易撮合等综合服务,实现了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六区域十省联动,在数字文化领域响应“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政策号召,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