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界动态
  2.   /  详情
《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回望报告》发布,十大文化热点现象引人关注
县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融合催生文化新趋势
发布日期:2024/02/02
阅读量:717
来源:陕西文化金融

1月26日,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腾讯文旅,共同发布《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回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对2023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总结回望,提出2023年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大特征及2023中国文化产业的十大热点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同时对区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高质量发展专题进行深入分析, 解读文化科技融合的四大发展趋势等。2023年自春节开始,多项惠民措施助推消费回暖,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特征更加明显,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迅猛。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助理院长周意解读2023年文化产业热点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助理院长周意解读2023年文化产业热点

五大特征十大现象,“文化热”成全年主题

《报告》结合2023年全年文化产业发展概况,总结出呈现五大特征,一是坚定文化自信,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重大事件,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文旅行业强劲复苏,文旅消费快速回暖;三是规上文化企业文娱休闲服务增长迅猛;四是大模型时代,AIGC促进文旅产业新发展;五是以评促建,国家级文旅品牌持续赋能。结合新榜研究院、专家、媒体等多方数据建议,报告发布2023年文化产业热点盘点,发布十大文化热点现象。内容如下:

01“中国年”已成“世界年”,联合国确定春节为联合国假日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02微短剧井喷,从野蛮“淘金”到走向精品

2023年中国微短剧蓬勃发展,进入中期发展阶段。据统计,上半年共上新微短剧481部,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454部,全年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微短剧精品化趋势已经显现,继专业影视机构,又迎来了包括政府机构、国资企业、出版集团、广电媒体、网文平台的共同助力提质创新。

03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节·城市文化旅游“爆出圈”

淄博和哈尔滨以其独特的魅力特色,文化底蕴、旅游资源和热情服务,成为2023年代表性的热门旅游城市,大力促进了当地文旅发展和文旅消费。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淄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39.4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5.1%。哈尔滨在2024年元旦期间,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

04AIGC爆发式增长,国产“百模大战”方兴未艾

2023年,百度、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一众互联网企业先后布局入局大模型领域,相继推出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混元等大模型。截至2023年10月我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厂商及高校院所共计254家,分布于20余个省市。

05线下活动强势回归,大型赛事、演唱会、音乐会成消费新动力

2023年文娱产业消费强劲复苏,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成功举办,助力体育消费持续升温;演唱会、音乐会等线下演出爆发增长,市场井喷式繁荣。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亿元。

06爆款迭出,2023多题材优质国产电影大放异彩

2023年国产电影类型题材和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势,《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长安三万里》《孤注一掷》等电影火爆出圈。全国电影总票房549.15亿元,国产电影票房460.05亿元,占比为83.77%,共有11部影片票房突破10亿元。

07年轻人多维社交,新社交模式折射社会心理

2023年社交热词集中在MBTI”“搭子社交”“momo大军等,兴起一股股网络风潮,既反映互联网原生Z世代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也折射着社会心理和消费习惯。

08热门旅行方式层出不穷,探索文旅“新玩法”

2023年旅游市场强劲复苏,特种兵式旅游 citywalk”“寺庙游多个新旅行方式爆火。据统计,前三季度国内旅游达到36.7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万亿元;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

09贵州村超·乡村文化振兴新模式

贵州“村超”“村 BA的火爆出圈,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据统计,赛事期间当地累计接待游客超519万人次,带动1.2万余个灵活就业岗位,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9.86亿元。

102023掼蛋元年:从区域大漫全国,从民间牌桌到专业赛场

据网络调查不完全统计,掼蛋项目爱好者已多达1.4亿人;企查查显示,全国已有近400家掼蛋相关企业。掼蛋已然从民间文娱、专业竞技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时具有产业属性,具有带动和促进消费的能力。

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百强区(县)”发展指数

发布,聚焦区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全面、客观、直观地梳理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进行准确而客观地评价和分析,《报告》发布了“百强区(县)”发展指数。通过政府统计数据、产业大数据和课题组案头研究,对全国2984个区县进行排名,推出全国文化产业top100强区(县)等一个综合指数、三个分指数、五个创新指数等9个指数的排名,并从产业主体、产业资本、舆论影响、创新驱动、国家级品牌打造、空间格局、产业融合、新业态8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进程持续加速,助力我国文化和旅游贸易创新发展

2023年10月19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推进会在江西景德镇举行,12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含2家复核通过基地)正式获得授牌。随着新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正式命名,下一步如何高质量推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切实发挥其应有功能与价值,从而有效助力我国文化和旅游贸易创新发展,成为需要我们重点思考的话题。报告显示,目前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发展版图初具规模,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均有分布;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进程持续加速,广州、济南等地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围绕服务平台搭建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创新实践,切实推动文化和旅游贸易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提出五大建议:要完善体制机制,构建保障体系;要聚焦服务供给,搭建高效平台;要加强协同创新,提升发展效能;要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宣传推广;要总结经验模式,发挥示范带动等。

数字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应用与趋势,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成未来重点

“数字藏经洞(国际版)”发布,海外用户可一键穿越游敦煌

回顾2023年数字文化在多领域蓬勃生长,已形成多元融合、多维升级、多向赋能等发展格局:多元融合指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与前沿技术实现了广泛交叉、融合创新,多维升级指文化科技促使文化产业链的各环节都实现了效能提升、体验升级,多向赋能指文化科技在支撑文化领域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跨界应用、多向赋能。

《报告》通过介绍“数字藏经洞”、 寻境敦煌线下VR深度体验、腾讯文旅行业大模型框架体系、玩转中国馆 腾讯水墨画智能交互小程序、听见数字山河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等相关案例,展现出文化科技融合的四大发展趋势:新一代技术加速文旅数实融合新进程,驱动发展新空间;从数据到资产,超时空参与式的文旅多形态产品和多维度体验成为创新热点;AI技术塑造文旅内容生产和服务交互新范式;数字文旅发挥社会价值,连接全民共创助力共同富裕。当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打造若干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也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秘书长孙晖解读数字文化发展

未来,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还将继续集合优质产业资源,深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数字文旅、产业园区发展、政企对接等发展方向,助力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