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作品--非遗大师-汪海燕-八仙过海
发布日期:2022/08/26
阅读量:785
来源:陕西阳光天晟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名称:皮影作品-非遗大师-汪海燕-八仙过海

展示单位:陕西阳光天晟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介绍:汪海燕,国家级非遗项目华县皮影传承人 ,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百名青年艺术家,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

汪海燕跟随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汪天稳先生学习陕西东路皮影雕刻工艺,继承了“推皮走刀”技法及24道主要工序,在2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对皮影执着的追求,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刀法洗练;雕镂缜密;造型流畅;敷色明快。

设计理念:综合描述该组皮影品相精美华丽,纹饰图案寓意丰厚,画面结构疏密有致,雕镂手法精湛而富于变化。敷色以传统原色红、黄、绿、黑为主,采用工笔重彩的方式,在固有色平涂分填的基础上,多层烘染,通过大红大绿色相的对比,创造出缤纷绚丽,亦真亦幻的艺术效果。

IP故事:1、铁拐李(八仙过海之一),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说。画面中铁拐李,身着祥云纹道袍,头戴发箍,敞胸袒怀,手捧仙桃,身背宝葫芦(神器),有神蝠衔桃围绕周边,脚下水晶兽相扶,以祥云为伴,飞越大海。

相传铁拐李原名李玄,本来是一个翩翩少年,入山修道之后,有一次与老君、宛丘相约游西方诸国,嘱咐徒弟杨子守住他的魄(尸身),约定七日不返方可焚化。岂料徒弟杨子为了回家孝敬母亲,提前焚化了李玄的尸身。李玄的游魂到处漂泊无依,附在饿死的尸体上,从此魁梧英俊少年,一变而为蓬手垢面,依紫色拐杖的乞丐模样。由于李玄能够随意变化,手中的拐杖喷口水便可辨成铁杖,世人再也不知他的本名,只响亮地呼他为“铁拐先生”,以后更直接的叫他为“铁拐李”。

李玄变成“铁拐李”以后,知道徒弟杨子的母亲已死,埋怨之心改成厚重的同情,于是手提拐杖,肩背葫芦,取出起死灵丹,救活了杨子的老母,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化清风而去。

收藏八仙-铁拐李,祝愿大家遇逆境重生。

2、汉钟离(八仙过海之二),画面中汉钟离,身披灵芝草纹饰道服,头梳髽髻,袒胸敞怀,手摇芭蕉扇(神器),脚下有神龟相护,身旁有瑞兽相守,在祥云簇拥中跨越大海。

汉钟离原名钟离权姓钟离,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有关钟离权的记载,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以征北胡有功,封藏台侯。是东汉、魏晋时期人物,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神仙。汉钟离,名权,字云房,一字寂道,号正阳子,又号和谷子,汉咸阳人。因为原型为东汉大将,故又被称做汉钟离。小的时候文学,身长八尺,官至大将军。他受铁拐李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元世祖尊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又尊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钟离权在八仙之中成仙较早,名气较大,钟离权曾经十试吕洞宾,度吕洞宾成仙,还传授吕洞宾"点石成金”的道法。也因为此法,汉钟离和吕洞宾受到民间的崇奉,认为有护佑金矿、财运的功能。

收藏八仙-汉钟离,祝愿大家财源广进。

3、张果老(八仙过海之三),画面中张果老,身穿蝙蝠、石榴团花纹道袍,头戴牡丹冠,肩荷鱼鼓(神器),毛驴伴其左右,脚下有神蟹相托,四周缠绕着祥云,越海而过。

张果老,道教八仙之一,本名张果。据《唐书》记载,确有其人。因民间相传是神仙。据说他常往来于山西中条山中,自己说生于尧时,有长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的丈夫)不时征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有一次,唐玄宗也数次召见他,求长生不老之法。唐玄宗见到张果老老态龙钟。就问:“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何发疏齿落,老态龙钟 ? ”张果老说:“衰朽之岁,也没有什么道术可依慿,所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实在令人羞愧。不过今天如果把这些疏发残齿拔去,不就可以长出新的出来吗 ? ”于是便在殿前拔去鬓发,击落牙齿,玄宗有点害怕,忙叫人扶张果老去休息。一会而张果老回殿,果然容颜一新,青鬓皓齿。于是后人传说他有返老还童法术。

收藏八仙-张果老,祝愿大家都青春永驻。

4、蓝采和(八仙过海之四),画面中蓝采和,身着仙鹤灵芝纹道服,头梳髽髻,手捧花篮(神器),内盛牡丹花,脚下有神龙相托,身旁有凤凰作伴,架祥云跨越大海。

蓝采和是汉族民间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人物。唐朝人,在今重庆江津白沙镇永兴大圆洞得道成仙。他出生在四川省,大英县卓筒井镇石马村,据说是蓝氏家族的祖先。《蓝氏族谱》记载了神话传说中的蓝采和。 据后世碑刻记载及乡里传闻,蓝采和在唐高宗年间中过进士,入朝为官,因为忤逆权臣,随后解印归田,回到家乡,隐居园林,常踏歌而行。后被汉钟离点化,羽化成仙,人称“大罗仙”。传说,蓝采隐居山林之后,饿了吃野果,渴了就喝泉水,常吃灵芝和茯苓。采些草药经常给百姓看病。

收藏八仙-蓝采和,祝愿大家百病不侵。

5、何仙姑(八仙过海之五),画面中何仙姑,身着梅花纹紫色霞帔,肩上花杆(神器)挑着花笼,内盛佛手,脚下神鱼生风,身旁仙猴高捧着寿桃,在彩云环绕中越过大海。

何仙姑原名何琼,唐高宗开耀元年出生于零陵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传说,在何琼出世的那天,紫气笼罩何家茅屋,仙鹤在紫气中上下飞舞,梅花鹿驮着扎小辫、身系红肚兜的女童飞奔闯入何家,这时何母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何仙姑。

提起何琼的家乡零陵,位于潇、湘二水汇合的地方,北望南岳衡山,南依巍巍五岭,是楚粤之门户,是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据《史记》记载:“舜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就是说先圣舜帝就葬在零陵的九巍山。零陵西边有一座云母山,云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的上药,何琼家就在秀美的云母溪畔。据说何琼遇见神仙老人,教她如何采集云母以及怎样服食云母,还教她辨识和采摘山中的各种仙草灵药。何琼为附近的百姓治疗各种疾病,还能预测人事,因此周围的人都称她是“何仙姑”。

收藏八仙-何仙姑,祝愿大家梦想成真。

6、吕洞宾(八仙过海之六),画面中吕洞宾,身穿蝙蝠八卦纹饰道服,头戴道冠,身背宝剑(神器),手持玉板,脚踏神兽蜗牛,旁边有小鬼手捧宝书侍立,四周祥云萦绕,飞过大海。

吕洞宾出生在唐朝时一个叫永乐乡的地方,吕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在朝廷上当过官。据说吕洞宾出生的时候,母亲的屋里异香扑面、仙乐飘荡,白鹤从祥云瑞雾中缓缓降下,随后吕洞宾就降生了。汉钟离是他的师父,要求他立满三千功,积满八百德才能够成仙。吕洞宾用道法和仙术,以及从火龙真人那里学来的剑法,坚持在尘世救济众生,特别是贫穷患病的人。

收藏八仙-吕洞宾,祝愿大家逢事有求必应。

7、韩湘子(八仙过海之七),图中韩湘子,身穿牡丹、仙桃纹饰道服,头戴焦天赐,口吹着五节横笛(神器),脚下的神猪口吐红色宝珠,身旁的仙鹿嘴含灵芝仙草,在祥云簇拥中飞越大海。

韩湘子(字清夫)唐代人,喜欢吹萧,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是韩湘子所作。韩湘子的宝物名为紫金萧,我国民间有《吹萧会龙女》、《十二度文公》、《韩湘子讨封》等民间传说。据《新唐书 率相世系表》记我,韩湘是唐代大文学家,刑部侍郎韩愈的侄孙。因为他的才华,位列仙班后,玉皇大帝赐他三道金书、三面金牌,上管三十三天,一十八重地狱,中管人间善恶、四海龙王,下管地府冥司、府州县城隍。法器是花篮、冲天渔鼓等宝物,并封为开元演法大阐教化普济仙。

收藏八仙-韩湘子,祝愿大家逢考必过。

8、曹国舅(八仙过海之八),画面中曹国舅,身着红色海水朝阳纹饰道袍,头戴黑色道冠,腰佩白玉带,足蹬皂靴,手持阴阳板(神器),脚下有神鳖相托,身旁有仙鹤相伴,乘祥云渡大海。

传说,曹国舅是北宋宋仁宗的国舅,就是与包拯的同年代。《宋史》称他为慈圣光献太后之长弟,故称国舅。 他出现最晚的神仙,他是吕洞宾的徒弟,他自认修道就是修心,“心即天,天即道”。

收藏八仙-曹国舅,祝愿大家心想事成。

IP图片:

文创IP-0004-1  八仙过海-铁拐李

 

 

文创IP-0004-2  八仙过海-汉钟离

 

文创IP-0004-3  八仙过海-张果老

 

文创IP-0004-4  八仙过海-蓝采和

 

 

文创IP-0004-5  八仙过海-何仙姑

 

文创IP-0004-6  八仙过海-吕洞宾


文创IP-0004-7  八仙过海-韩湘子

 

文创IP-0004-8   八仙过海-曹国舅